有这么一张神奇的床垫,推销人员声称“躺着就能保养身体”,不仅能消炎杀菌,还能治疗糖尿病、心脏病,把它买回去相当于“把医院搬回了家”。近日,上海一位王老伯就对这款床垫着了迷。在听完使用床垫后病情好转的患者分享感受后,他毫不犹豫花2万多元把床垫搬回了家。
床垫
前不久,年近八旬的王老伯突然改变了原来的生活习惯,开始每天早上5点多去一家养生馆听讲座。不久后,他花费2万多元将一款保健床垫买回了家。在他眼中,这个床垫简直是“包治百病”的宝贝。
王老伯的家人表示,王老伯患有肺气肿、高血压和心脏病等慢性病,自从买了床垫之后,他甚至连医院都不去了。“到医院里去开刀要花几十万元,这个床垫两万元,能用一辈子。”
这种所谓的保健床垫真的“包治百病”吗?总台记者来到这家养生馆进行调查。
记者发现,这家保健馆从早上七点半到下午五点,每天都要举办十多场养生讲座,来参加的老人络绎不绝。百余平方米的屋子里,台下几十位老人坐得满满当当,听得极为认真。
在养生馆里,保健床垫标价从19980元到21980元不等。虽然售价不菲,但像王老伯一样不惜斥巨资购买的老年人不在少数。
据记者了解,这家养生馆里推销的保健床垫,全名叫“电位温热治疗仪”,是一种二类医疗器械,通电后可被加热到30到60℃,人体躺在上面会有温热感。其注册证中标注适用于: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植物系统功能紊乱等疾病的辅助治疗。根据我国相关规定,二类医疗器械具有严格的注册范围和限制,不得超范围宣传其疗效。
然而,养生馆的销售人员宣称,这款床垫除了能消炎杀菌、促进细胞生长,还能帮助清除血管中的毒素,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甚至还有治疗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的功效。
记者将调查情况反映给养生馆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在市场监管人员获取的养生馆监控视频里,记者看到,一位销售人员正在向老人们推销他们的保健床垫。
销售人员称,一位曾患过六次脑梗的80岁患者,因为持续十年使用他们的床垫,身体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销售人员言之凿凿,老人们也是深信不疑。然而市场监管人员透露,所谓患有六次脑梗的老人实际并不存在,是销售人员捏造的虚假信息。
家人
除了编造子虚乌有的病例打消老人的疑虑,销售人员还会请演员扮演使用床垫后病情好转的患者。
一段视频显示,在推销人员的指引下,有多位老人被戴上了大红花,登台接受所谓“表彰”。现场推销人员介绍,这些老人都是已经购买了床垫的顾客,其中一位老人还被邀请分享其使用保健床垫之后降血糖的成果。然而这样的成果分享并不属实,其实这些老人是养生馆请的演员。
在不到两年时间里,该养生馆通过虚假宣传共计售出保健床垫153台,销售额300余万元,盈利100余万元。最终,市场监管部门对涉案企业罚款50万元,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整改。
家住湖北十堰房县的陈大妈,老伴因患有心脏疾病,常年需要用药维持。前段时间,陈大妈被邻居拉去参加了一个健康讲座,讲师向她推荐一种胎盘胶囊,声称对她老伴的心脏病有奇效。
据陈大妈回忆,为了让老人们相信产品能治心脏病,养生馆的讲师进行了所谓的牛蛙心跳实验。讲师将两颗解剖后的活体牛蛙心脏取出后,分别放在两个容器中,之后向其中一个容器滴入所谓含有保健品成分的试剂,未滴入试剂的牛蛙心脏不久后便停止了跳动,而滴过试剂的牛蛙心脏仍能维持心跳。
在场的老年人都被实验效果所吸引,陈大妈听得也动了心,但胎盘胶囊一盒近三千元的价格还是让她陷入了犹豫。
面对她的犹豫不决,销售人员表示,如果成为养生馆会员,就能定期参加活动购买产品,还能积分返现。陈大妈最终放松了警惕,成为养生馆的会员。她先后购买了胎盘胶囊、灵芝孢子粉、人参皂苷胶囊、羊奶粉等多种产品,累计花费7万余元。
让她没想到的是,花光了这七万元之后,不仅老伴的身体没有好转,养生馆承诺的积分返现也没有兑现。直到民警找上门来,陈大妈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上当了。
记者了解到,在健康讲座现场,让老人们目瞪口呆的所谓牛蛙心跳试验,实际只是一种故弄玄虚的骗人手段。民警解释,牛蛙和人的心脏结构不同,其心脏取出来之后,还可以持续跳两个小时。其间滴一点生理盐水,跳动幅度和频率都会增加。
而讲师向陈大妈推荐的所谓胎盘胶囊,也并不是什么能预防心脏病的“神药”,仅为一种保健食品,全名标称为“益普利生牌羊胎盘维E软胶囊”,保健功能为“增强免疫力”。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家养生馆卖给老年人的各种保健品,全都是从山东一个生产厂家订购而来,出厂价仅为十几元一盒。该养生馆把同样的原料换上不同的包装,向老年人鼓吹这些产品具有修复细胞、提升营养、治疗各类疾病等疗效,同时以购买产品能返现等套路欺骗老年人购买,要价动辄高达几千元,利润可达几十倍。
最终,涉事养生馆三名犯罪嫌疑人因犯诈骗罪分别被判刑。
近年来,以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为幌子,通过夸大产品疗效、虚假宣传、情感营销等手段诱骗老年人购买所谓保健品的骗局屡见不鲜。营销人员常常利用“关怀”的幌子,嘘寒问暖建立信任,一步步把话题引导到疾病、健康,最后诱导老人高价购买保健品。
保护老年消费者,让他们免受伤害。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严厉打击虚假宣传、非法销售等行为子女也要多关心老人的生活和心理需求,让他们不再被骗子的“情感牌”和“圈套”所迷惑。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声明:天气网尊重版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浙江杭州一网友吐槽在商场买 2 颗话梅花 128 元遇 “话梅刺客”。涉事门店称系按克售卖的珍稀罗光梅,货架有标价但位置不显眼。网友看法不一,法律界指需明码标价,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核查此事。
河南濮阳 70 岁老张因与邻居积怨,2024 年 1 月持刀自伤颈部致轻微伤、腹部致重伤二级,躺邻居门口伪造被伤害现场。后通过女婿自首,法院以诬告陷害判其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警示邻里矛盾需合法解决。
8 月 1 日浙江嘉兴经开区公安通报,7 月 26 日 21 时城南街道一小区楼道,徐某某因快递退货纠纷与申某某、刘某某起冲突,持水果刀致一人轻伤、一人轻微伤,徐某某被当场控制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警方提醒网民不信谣不传谣。
任家父子为完成去世妻子朱亚红处置三处房产的遗愿,2024 年 5 月至 2025 年 4 月间接连被骗:老房被收虚假解押费,开发区房产遇高息贷款,公寓陷租赁违约纠纷,背负近 50 万债务。后投诉维权,相关部门介入,律师提醒大额交易需谨慎。
广西 “亮证逼迫让路” 事件发酵,7 月 31 日晚涉事奔驰女司机、两民警及一便服男子到爆料网友老家,让其母传话删视频否则拘留。网友未删视频表担忧,事件引热议,法律界称合法曝光不应被干涉,公众盼调查回应。
7 月 23 日至 29 日北京遇极端强降雨,致 44 人死亡、9 人失踪失联,密云等北部山区受灾重。已转移群众 10.4 万,部分道路等设施抢通,下一步将保障群众生活、抢修设施,推进恢复重建。
佛山市因基孔肯雅热疫情,依据相关预案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Ⅲ 级响应。将强化病例监测、媒介防制,升级交通枢纽等场所防控,成立指挥部统筹多部门协作,提醒市民做好防护,周边城市也联动防控。
7 月 26 日,美国俄亥俄州诞生男婴撒迪厄斯・皮尔斯,其由 1994 年创造、冷冻 31 年的胚胎孕育,创 “最老婴儿” 纪录。该胚胎被皮尔斯夫妇领养,经解冻移植等过程成功孕育,为两家庭带来希望,也推动了冷冻胚胎技术探索。
6 月 10 日,湖南一名女子从 30 楼坠落,全身多处重伤,被送湘雅三医院。多科室医生联手抢救 14 小时,术后 50 余天精心救治,女子恢复神志、脱离呼吸机,转烧伤整形科,该案例彰显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
7 月 30 日下午,昆明安宁市读书铺服务区发生 129 名游客滞留事件,因承运方未及时收到大巴费用所致。执法部门处置后,游客当晚 21:30 返酒店并与旅行社和解,涉事旅行社将被严肃处理,官方也提醒游客选择正规旅行社并公布投诉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