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同心镇勐海田村,有村民在下水道中发现了一只长相既像猫又像狐狸的小动物,经鉴定,这只小动物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灵猫,不过此次发现的小灵猫体重仅为0.4公斤,尚未成年,下面就去了解一下。
下水道捡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近日,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同心镇勐海田村,有村民在下水道中发现一只奄奄一息的小动物,长得既像猫又像狐狸。经鉴定,这只小动物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灵猫。
据悉,这只小灵猫被发现时,全身沾满污泥,动弹不得。毛色棕黄,带有黑色条纹和斑点,体长30公分左右,看上去和一只猫的大小相当。仔细观察头面部特征,又有点像狐狸。它瑟瑟发抖,已经奄奄一息。
居民们打电话报告后,林草部门工作人员随即前来查看,工作人员推测小家伙应该是在夜间出来觅食的时候,进入下水道并被困住,之后又挣脱才被居民发现,经初步检查,它身上并无外伤。
“经过鉴定,我们确定它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小灵猫。因为被困在下水道里,已经有两天左右没有进食,加之气温很低,又冷又饿,导致它的精神状态不佳。”宁洱县同心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清说。
接收之后,林草部门工作人员迅速对它进行了污物清除,并通过晒太阳和衣物保暖的方式,让小灵猫逐步恢复了体温。工作人员还根据它的食性,两次给它喂食了肉类等食物,这只小灵猫的精神状态开始慢慢好转。随后,林草部门将小家伙移交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作进一步的照料和观察。
工作人员介绍,此次获救的这只小灵猫体重仅0.4公斤,尚没有成年。
公开资料显示,小灵猫是灵猫科小灵猫属动物,俗称七间狸、乌脚狸、箭猫、笔猫、斑灵猫、香狸。多栖息在中国、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地的低山森林、阔叶林中。
成年小灵猫长约48至58厘米,尾长33至41厘米,体重2至4千克。全身灰黄或浅棕色,背部有棕褐色条纹,体侧有黑褐色斑点,颈部有黑褐色横行斑纹,尾部有黑棕相间的环纹。此次勐海田村获救的这只小灵猫体重仅0.4公斤,尚没有成年。
小灵猫多在晚上或清晨活动,白天则躲在树洞或石洞中休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植物性食物为辅,除了会吃老鼠、昆虫、青蛙、鸟类外,偶尔会吃水果。
2021年,小灵猫被正式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已被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Ⅲ和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红色名录。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生态平衡,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关部门提醒:在遇到野生动物需要救助时,一定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或者报警处理,切莫随意驱赶、捕捉、圈养,更不能非法买卖、捕杀、食用,以免发生意外、触犯法律法规。
来源:映象网
声明:天气网尊重版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浙江温州王女士因官方平台演唱会门票售罄,在二手平台看到 “加价 100 元” 信息,被诱导添加微信脱离平台交易,按要求多次转账后被骗 19 万元。报警后警方及时拦截止付部分资金,抓获嫌疑人,提醒购票需通过正规渠道防骗。
8 月 2 日四川江油未成年人校外被殴打视频流传,经查 7 月 22 日 15 岁刘某甲因矛盾邀约两人在楼房无人区殴打 14 岁赖某某致其轻微伤,同行者围观拍视频传播。4 日警方通报全部涉案人员到案,对相关人员处罚教育,正推进两人矫治教育,已开展受害人心理疏导。
8 月 2 日贵州施秉县一漂流景区因客流暴增及交通堵塞致游客滞留,游客步行 2 公里、入口排队 4 小时,漂流后出口又排长队至深夜,有人晕倒。3 日文旅局启动限流,对受影响及未漂流游客进行退票处理,将改进服务。
2024 年 5 月,刘某邀前女友张某吃宵夜,与邓某密谋性侵。刘某与张发生关系后故意留门,邓某闯入施暴,张反抗并两次微信求助,刘某拒救。二人被捕后,刘某赔偿获谅解,法院均判其有期徒刑十一个月,另赔张 5000 元精神损害赔偿金。
英国男子西蒙与前妻珍妮离婚后,仅分得其 6150 万英镑家产的 0.5%。西蒙上诉称珍妮隐瞒 73% 资产构成欺诈,指控存在性别歧视。伦敦上诉法院裁定协议无效,案件发回重审,引发对离婚财产分配公平性的热议。
浙江杭州一网友吐槽在商场买 2 颗话梅花 128 元遇 “话梅刺客”。涉事门店称系按克售卖的珍稀罗光梅,货架有标价但位置不显眼。网友看法不一,法律界指需明码标价,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核查此事。
河南濮阳 70 岁老张因与邻居积怨,2024 年 1 月持刀自伤颈部致轻微伤、腹部致重伤二级,躺邻居门口伪造被伤害现场。后通过女婿自首,法院以诬告陷害判其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警示邻里矛盾需合法解决。
8 月 1 日浙江嘉兴经开区公安通报,7 月 26 日 21 时城南街道一小区楼道,徐某某因快递退货纠纷与申某某、刘某某起冲突,持水果刀致一人轻伤、一人轻微伤,徐某某被当场控制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警方提醒网民不信谣不传谣。
任家父子为完成去世妻子朱亚红处置三处房产的遗愿,2024 年 5 月至 2025 年 4 月间接连被骗:老房被收虚假解押费,开发区房产遇高息贷款,公寓陷租赁违约纠纷,背负近 50 万债务。后投诉维权,相关部门介入,律师提醒大额交易需谨慎。
广西 “亮证逼迫让路” 事件发酵,7 月 31 日晚涉事奔驰女司机、两民警及一便服男子到爆料网友老家,让其母传话删视频否则拘留。网友未删视频表担忧,事件引热议,法律界称合法曝光不应被干涉,公众盼调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