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下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工作人员就该院教授李力聘期考核不合格一事作出回应,“依照他的合同以及我们学校的聘期考核标准,他是不达标的。”她还称,“我们学校不存在10%末位淘汰这种情况,也不存在让他(李力)被迫退群、被迫离职、被迫退休这种情况。”
12日下午,李力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他四年的年度考核都合格了,但合在一起的考核不合格,“我认为这个不合逻辑”。他还称,退一步讲,即使科研方面他没有达到形式上要求,还有教学其他工作和指导研究生,“我是教学科研岗位的教授,除了研究之外,不是其他都不做的。这样为课题、为A刊B刊的规定能包揽一切吗?”
李力,男,1964年6月出生,汉族,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法学学士、(法制史专业)法学硕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律史专业)法学博士。他曾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副教授、教授(二级教授),系副主任、系主任。2014年4月到2018年10月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二级教授),法学院院长。2018年10月起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二级教授)。
上述工作人员称,李力没有完成他合同所拟定任务的标准,“他在科研指标上没有达标,这个在他的这些合同当中都明确写到了”。
“考核的话我们不是说数(论文发表)篇数,可能还有一些对相应期刊等级的一种认定。学校聘期考核文件是2016年的,他2018年来的,合同当中明确有规定,就是说他目前完全依照2016年我们聘期考核的文件以及他当时签订的合同来进行考核,跟他所说的什么改革、末位淘汰这些都没有任何关系。”这名工作人员还希望对外澄清,法学院目前不存在10%末位淘汰的情况。
澎湃新闻注意到,2018年9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网曾发布消息称,李力教授受聘法学院首位“南湖学者”特聘教授。
当时的法学院院长徐涤宇指出,李力教授的加盟不仅有助于充实学校的法律史学科,还有助于将学科的国际化与法律文化的传承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李力教授说明了在“黄金时代之际”选择加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原因,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一个可以潜心学术研究的广阔平台,希望自己能为该校培养更多优秀学子,为法学学科的发展助力。
3月12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李力教授还在学院任职,他处于考核不合格的公示期,“公示期内任何一个老师对考核不满,都可以提出申诉,我们保证他申诉的权利”。
上述工作人员受访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于3月12日17时许发布了《关于李力教授聘期考核情况的说明》:根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任教师岗位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中南大政字〔2016〕134号)及2018年《人才引进协议》,经法学院审查,李力教授聘期内在普通C刊发表论文1篇、报纸发表论文2篇(按C级认定),明显低于考核要求,未完成所应履行的岗位职责,学院认定其聘期考核结果为不合格。
《说明》还称,聘期考核不合格并无严重后果。聘期考核不合格,不会导致“非升即走”或“解聘”的后果,只是在薪酬上会略有降低。该考核结果公示后,李力教授享有提出申诉的权利。法学院坚决维护每一位教师的合法权益,支持其通过正规渠道表达诉求,并将依法依规处理相关申诉。
3月12日,李力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12日下午,他得到的消息仍然是不合格,“这个没关系,反正我马上退休了,我也不干了。我昨天已经提了退休申请的,因为我超过法定年龄,我马上61岁了。如果有规定要求我干,我也不干了。”
对于网络截图显示其退出工作群,李力表示,是他自动退群,没有任何人逼他,“为什么呢?我觉得我无脸见人。”
“我确实没有项目。”李力对其近年科研成果情况作解释称,他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来的时候,就讲了有三不原则,第一不申报任何课题,第二不报任何奖项、第三不去主动投稿,“因为我过了50岁了,我不想去挤占珍贵的版面,我也不想去求别人发。”
“我的研究也是这样子的,我发这些基本上都是约稿,朋友学生约稿。因为每天约稿很多,我都是三万字、四万字的文章。当然没有办法在大刊发,不符合标准。人家没有引用率我也理解,我也没有给人投。但是我不是一篇没有。如果我是零,我连话都不好意思说。”他称。
在他看来,学院只进行形式审查,没有对他提供的论文进行实质审查,“我认为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合理的、不科学的做法。”
来源:澎湃新闻
声明:东方天气网尊重版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浙江杭州一网友吐槽在商场买 2 颗话梅花 128 元遇 “话梅刺客”。涉事门店称系按克售卖的珍稀罗光梅,货架有标价但位置不显眼。网友看法不一,法律界指需明码标价,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核查此事。
河南濮阳 70 岁老张因与邻居积怨,2024 年 1 月持刀自伤颈部致轻微伤、腹部致重伤二级,躺邻居门口伪造被伤害现场。后通过女婿自首,法院以诬告陷害判其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警示邻里矛盾需合法解决。
8 月 1 日浙江嘉兴经开区公安通报,7 月 26 日 21 时城南街道一小区楼道,徐某某因快递退货纠纷与申某某、刘某某起冲突,持水果刀致一人轻伤、一人轻微伤,徐某某被当场控制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警方提醒网民不信谣不传谣。
任家父子为完成去世妻子朱亚红处置三处房产的遗愿,2024 年 5 月至 2025 年 4 月间接连被骗:老房被收虚假解押费,开发区房产遇高息贷款,公寓陷租赁违约纠纷,背负近 50 万债务。后投诉维权,相关部门介入,律师提醒大额交易需谨慎。
广西 “亮证逼迫让路” 事件发酵,7 月 31 日晚涉事奔驰女司机、两民警及一便服男子到爆料网友老家,让其母传话删视频否则拘留。网友未删视频表担忧,事件引热议,法律界称合法曝光不应被干涉,公众盼调查回应。
7 月 23 日至 29 日北京遇极端强降雨,致 44 人死亡、9 人失踪失联,密云等北部山区受灾重。已转移群众 10.4 万,部分道路等设施抢通,下一步将保障群众生活、抢修设施,推进恢复重建。
佛山市因基孔肯雅热疫情,依据相关预案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Ⅲ 级响应。将强化病例监测、媒介防制,升级交通枢纽等场所防控,成立指挥部统筹多部门协作,提醒市民做好防护,周边城市也联动防控。
7 月 26 日,美国俄亥俄州诞生男婴撒迪厄斯・皮尔斯,其由 1994 年创造、冷冻 31 年的胚胎孕育,创 “最老婴儿” 纪录。该胚胎被皮尔斯夫妇领养,经解冻移植等过程成功孕育,为两家庭带来希望,也推动了冷冻胚胎技术探索。
6 月 10 日,湖南一名女子从 30 楼坠落,全身多处重伤,被送湘雅三医院。多科室医生联手抢救 14 小时,术后 50 余天精心救治,女子恢复神志、脱离呼吸机,转烧伤整形科,该案例彰显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
7 月 30 日下午,昆明安宁市读书铺服务区发生 129 名游客滞留事件,因承运方未及时收到大巴费用所致。执法部门处置后,游客当晚 21:30 返酒店并与旅行社和解,涉事旅行社将被严肃处理,官方也提醒游客选择正规旅行社并公布投诉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