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一封所谓的内部“裁员”邮件将微软及其在华合资公司上海微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微创软件”)推至舆论风口浪尖。邮件显示,微创软件因“地缘政治及国际业务环境的变化”,将自4月8日起停止微软项目团队在中国的相关工作,涉及裁员近2000名。
4月8日,时代周报记者实地探访位于上海的微创软件总部。“今天是我在微创软件的最后一天。”一名办理相关手续的微创软件员工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公司微软项目组的员工大致分两类,一类在微创办公楼工作,昨天(4月7日)已办完离职手续;另一类像我这样,平时在对面的微软大楼办公,今天回来办理离职。”
微创软件成立于2002年,是微软进入中国市场的关键步骤。微创软件曝出裁员消息后,微软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称有关微软将停止在中国运营的报道并不属实,试图打消外界的种种疑虑。
微创软件与微软关系密切,裁员事件的后续走向仍引发关注。工商登记资料显示,微创软件董事长是曾被称为“打工皇帝”的唐骏。在远离聚光灯许久之后,唐骏因此事再度走入公众视野。
4月8日上午,时代周报记者来到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吴泾镇紫星路1000号的微创软件总部。办公楼内气氛凝重,员工们忙于打包个人物品,纸箱和文件散落一地。部分员工从马路对面的微软中国上海科技园区(紫星路999号)归还显示屏等设备,步履匆忙。
上述微创软件员工透露,微软项目组的员工面临两种命运:要么被裁员,要么被转岗。这名员工透露,此次裁员的原因之一是“数据安全合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2月美国司法部发布相关数据安全规章,该规则经过90天生效期后,于2025年4月8日正式实施。多名微创软件的离职员工认为,这是此次裁员的直接背景之一。
“裁员通知来得突然,但其实早有苗头。上周,我就发现,有些case(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不再分配给我们。”另一位微创软件前员工商秋(化名)向时代周报记者称,其所在团队为微软提供Azure Active Directory相关外包服务,而其他项目组还涉及Microsoft 365、Microsoft Security、Microsoft Intune等产品线。商秋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公司提供的补偿方案为“N+1”,即工作年限加一个月的工资。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微创软件并未完全按下“暂停键”。
BOSS直聘平台显示,微创软件目前仍有228个在招职位,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地,涉及多个业务领域。另一名微创内部员工向记者透露,尽管微软项目团队遭遇裁员,公司仍有其他外包项目组在正常运转,例如为某大型在线旅游平台提供技术支持等。
唐骏因此再度受到舆论关注。他曾是明星企业家,职业生涯传奇,从微软高管到资本市场的弄潮儿,再到执掌数家企业,堪称中国IT行业黄金时代的缩影。
1994年,唐骏加入微软美国总部,历任微软全球技术中心总经理、微软中国总裁,成为微软历史上唯一两次荣获比尔·盖茨杰出奖的员工。2002年,他出任微软中国总裁,同时兼任微创软件首任CEO。
2002年,微创软件成立,注册资本400万美元,微软与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各出资200万美元、持股50%。据协议,微软在公司初创两年内负责派驻高管,主导研发、技术支持与运营管理,并承诺培养本土管理团队。
设立之初,微创软件以微软IT外包服务起家,业务涵盖产品开发测试、呼叫中心等,同时探索面向中国市场的软件开发及政府、教育领域的解决方案。2007年,公司进入快速发展期,明确以IT外包服务为核心,逐步向行业解决方案等高端服务延伸。
2004年,唐骏以微软中国荣誉总裁身份从微软退休,转战盛大网络担任总裁。在他主导下,盛大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2008年,唐骏加盟新华都集团,出任总裁兼CEO。然而,2010年的“学历门”风波让唐骏的公众形象大受影响。他一度保持低调,并于2013年辞去新华都总裁职务。
2014年,唐骏重返微创软件,开启股权收购之路。
在上海骏惟先后收购拥生园100%股权及联和投资持有的微创软件23.24%股份后,唐骏经由晶世创投和上海骏惟控制微创软件54.44%的股权。天眼查显示,浙大网新(600797.SH)持股微创软件23.24%,微软持股微创软件22.32%,上海骏惟和晶世创投分别持股微创软件23.24%和31.2%。
执掌微创软件之后,唐骏曾筹划微创软件从IT外包向高附加值的解决方案业务转型。2015年7月,微创软件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微创(上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微创网络”),定位为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业务的唯一主体。然而,微创网络多次尝试登陆资本市场,均以失败告终。
此次裁员风波无疑为微创软件的转型之路蒙上阴影。微软项目团队解散,意味着公司需进一步调整业务重心。对于裁员后的微创软件,唐骏是否已有新的战略规划,时代周报记者多次联系微创软件及唐骏本人,截至发稿均未获回应。
来源:时代周报
声明:天气网尊重版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浙江温州王女士因官方平台演唱会门票售罄,在二手平台看到 “加价 100 元” 信息,被诱导添加微信脱离平台交易,按要求多次转账后被骗 19 万元。报警后警方及时拦截止付部分资金,抓获嫌疑人,提醒购票需通过正规渠道防骗。
8 月 2 日四川江油未成年人校外被殴打视频流传,经查 7 月 22 日 15 岁刘某甲因矛盾邀约两人在楼房无人区殴打 14 岁赖某某致其轻微伤,同行者围观拍视频传播。4 日警方通报全部涉案人员到案,对相关人员处罚教育,正推进两人矫治教育,已开展受害人心理疏导。
8 月 2 日贵州施秉县一漂流景区因客流暴增及交通堵塞致游客滞留,游客步行 2 公里、入口排队 4 小时,漂流后出口又排长队至深夜,有人晕倒。3 日文旅局启动限流,对受影响及未漂流游客进行退票处理,将改进服务。
2024 年 5 月,刘某邀前女友张某吃宵夜,与邓某密谋性侵。刘某与张发生关系后故意留门,邓某闯入施暴,张反抗并两次微信求助,刘某拒救。二人被捕后,刘某赔偿获谅解,法院均判其有期徒刑十一个月,另赔张 5000 元精神损害赔偿金。
英国男子西蒙与前妻珍妮离婚后,仅分得其 6150 万英镑家产的 0.5%。西蒙上诉称珍妮隐瞒 73% 资产构成欺诈,指控存在性别歧视。伦敦上诉法院裁定协议无效,案件发回重审,引发对离婚财产分配公平性的热议。
浙江杭州一网友吐槽在商场买 2 颗话梅花 128 元遇 “话梅刺客”。涉事门店称系按克售卖的珍稀罗光梅,货架有标价但位置不显眼。网友看法不一,法律界指需明码标价,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核查此事。
河南濮阳 70 岁老张因与邻居积怨,2024 年 1 月持刀自伤颈部致轻微伤、腹部致重伤二级,躺邻居门口伪造被伤害现场。后通过女婿自首,法院以诬告陷害判其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警示邻里矛盾需合法解决。
8 月 1 日浙江嘉兴经开区公安通报,7 月 26 日 21 时城南街道一小区楼道,徐某某因快递退货纠纷与申某某、刘某某起冲突,持水果刀致一人轻伤、一人轻微伤,徐某某被当场控制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警方提醒网民不信谣不传谣。
任家父子为完成去世妻子朱亚红处置三处房产的遗愿,2024 年 5 月至 2025 年 4 月间接连被骗:老房被收虚假解押费,开发区房产遇高息贷款,公寓陷租赁违约纠纷,背负近 50 万债务。后投诉维权,相关部门介入,律师提醒大额交易需谨慎。
广西 “亮证逼迫让路” 事件发酵,7 月 31 日晚涉事奔驰女司机、两民警及一便服男子到爆料网友老家,让其母传话删视频否则拘留。网友未删视频表担忧,事件引热议,法律界称合法曝光不应被干涉,公众盼调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