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某DeepSeek核心高管已悄然离职创业,并将于2025年圣诞节前后发布Agent产品。有信源告诉虎嗅,该高管系原DeepSeek CTO。不过另有知情人士向虎嗅透露,DeepSeek内部并无明确的CTO一职,即在DeepSeek内部并无明确为“CTO”的职位,但有承担相应工作的人士。上述知情人士向虎嗅进一步透露,这位DeepSeek核心高管的创业项目已拿到某头部VC融资。
将时间倒推半年前,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正是DeepSeek最热的时期,彼时DeepSeek前后分别发布并开源了具有极致降本增效能力的V3模型和推理模型R1.而该核心高管却选择在此时离职创业并切入Agent赛道,这一时间点的选择耐人寻味。
由此产生的几个疑问是:这位核心高管究竟为何选择在DeepSeek最热的时期推出?如果要做Agent,为何不留在DeepSeek实现这个梦想?
有相关行业人士对虎嗅表示,"该核心高管戴着DeepSeek的光环不愁找不到融资。”这句话道出了当前AI创业环境中的一个现实:头部大模型公司的技术人才已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香饽饽,尤其是那些参与过核心模型研发的高管们。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AI行业首次出现核心高管离职创业的案例。从OpenAI的多位联合创始人出走,到国内大厂AI团队的人才分流,高端AI人才的流动已成为行业常态。
一个近两年在OpenAI发生的典型案例是,曾一直与奥特曼不和的首席科学家伊利亚在2024年5月离开公司后一个月,便联合前Y Combinator合伙人格罗斯(Daniel Gross)和前OpenAI工程师列维(Daniel Levy)共同创立Safe Superintelligence(简称“SSI”),迄今为止,这家公司总融资额已达到30亿美元,第二轮融资后估值直接飙升至320亿美元。SSI也因此成为史诗级独角兽。
然而,尽管关于这位DeepSeek核心高管的创业项目并无相关融资披露,但这并不妨碍,从DeepSeek“出走”的人也有可能创造下一个独角兽神话。
而这种现象背后恰反映了AI行业的几个特点:一是技术迭代速度快,新方向不断涌现,为创业提供了丰富的机会窗口;二是大公司的技术路线和商业策略往往已经确定,难以满足部分技术专家的创新需求;三是AI人才稀缺,具备核心技术经验的高管在创业市场上极具竞争力。
一位AI创业者向虎嗅表示:"大模型公司的技术积累是宝贵的,但真正的创新往往发生在更灵活的环境中。从大公司出来创业,既能带来技术积累,又能避开大公司的路径依赖,这是一种理想的组合。"
近半年来,关于DeepSeek和梁文峰的消息铺天盖地,话题无非围绕两个:1)DeepSeek究竟何时发R2?2)DeepSeek究竟是否有融资甚至IPO计划?关于前者,市场上有大量虚假信息。而关于后者,大众的猜疑也从未停止。
大约三个月前,DeepSeek被传出正在招聘多个财务相关岗位,涉及CFO、财务副总监、财务总监等。尽管梁文峰曾坚定表示过目前暂无融资计划,但随着DeepSeek放出多个财务相关岗位,也不由得让人再次心生疑问:梁文峰真的不会融资吗?再或者DeepSeek将直接IPO?
对此,有接近DeepSeek方面的知情人士告诉虎嗅,梁文峰的确正在招CFO,但绝对不是与资本市场方向的职位,而DeepSeek在近期更不可能有融资或IPO相关计划。
来源:虎嗅
声明:天气网尊重版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浙江温州王女士因官方平台演唱会门票售罄,在二手平台看到 “加价 100 元” 信息,被诱导添加微信脱离平台交易,按要求多次转账后被骗 19 万元。报警后警方及时拦截止付部分资金,抓获嫌疑人,提醒购票需通过正规渠道防骗。
8 月 2 日四川江油未成年人校外被殴打视频流传,经查 7 月 22 日 15 岁刘某甲因矛盾邀约两人在楼房无人区殴打 14 岁赖某某致其轻微伤,同行者围观拍视频传播。4 日警方通报全部涉案人员到案,对相关人员处罚教育,正推进两人矫治教育,已开展受害人心理疏导。
8 月 2 日贵州施秉县一漂流景区因客流暴增及交通堵塞致游客滞留,游客步行 2 公里、入口排队 4 小时,漂流后出口又排长队至深夜,有人晕倒。3 日文旅局启动限流,对受影响及未漂流游客进行退票处理,将改进服务。
2024 年 5 月,刘某邀前女友张某吃宵夜,与邓某密谋性侵。刘某与张发生关系后故意留门,邓某闯入施暴,张反抗并两次微信求助,刘某拒救。二人被捕后,刘某赔偿获谅解,法院均判其有期徒刑十一个月,另赔张 5000 元精神损害赔偿金。
英国男子西蒙与前妻珍妮离婚后,仅分得其 6150 万英镑家产的 0.5%。西蒙上诉称珍妮隐瞒 73% 资产构成欺诈,指控存在性别歧视。伦敦上诉法院裁定协议无效,案件发回重审,引发对离婚财产分配公平性的热议。
浙江杭州一网友吐槽在商场买 2 颗话梅花 128 元遇 “话梅刺客”。涉事门店称系按克售卖的珍稀罗光梅,货架有标价但位置不显眼。网友看法不一,法律界指需明码标价,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核查此事。
河南濮阳 70 岁老张因与邻居积怨,2024 年 1 月持刀自伤颈部致轻微伤、腹部致重伤二级,躺邻居门口伪造被伤害现场。后通过女婿自首,法院以诬告陷害判其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警示邻里矛盾需合法解决。
8 月 1 日浙江嘉兴经开区公安通报,7 月 26 日 21 时城南街道一小区楼道,徐某某因快递退货纠纷与申某某、刘某某起冲突,持水果刀致一人轻伤、一人轻微伤,徐某某被当场控制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警方提醒网民不信谣不传谣。
任家父子为完成去世妻子朱亚红处置三处房产的遗愿,2024 年 5 月至 2025 年 4 月间接连被骗:老房被收虚假解押费,开发区房产遇高息贷款,公寓陷租赁违约纠纷,背负近 50 万债务。后投诉维权,相关部门介入,律师提醒大额交易需谨慎。
广西 “亮证逼迫让路” 事件发酵,7 月 31 日晚涉事奔驰女司机、两民警及一便服男子到爆料网友老家,让其母传话删视频否则拘留。网友未删视频表担忧,事件引热议,法律界称合法曝光不应被干涉,公众盼调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