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年群体的一些特殊行为逐渐引发社会关注。近日,上海两位老人的生活状况,折射出老年囤积行为带来的诸多问题,凸显其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区治理和公共卫生议题。

66岁的王阿姨(化姓)独居在上海市嘉定区的商品房小区,本应安享晚年的她,却因沉迷网购陷入困扰。近几年,王阿姨在网购上累计花费约200万元,家中未拆封的快递堆积如山,房间几乎被包裹填满,连正常行走都变得困难,甚至睡觉都只能躺在快递之上。这些堆积的快递不仅占据了生活空间,也给王阿姨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同时还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无独有偶,在上海市崇明区,一位八十多岁的独居老人也因囤积行为引发纠纷。这位老人常年捡拾垃圾并堆放在室内,随着时间推移,屋内垃圾越积越多,不仅散发难闻异味,还滋生大量蝇虫,严重影响了自身健康,也对周边邻居的生活环境造成极大干扰。最终,五位邻居无奈之下将老人告上法庭,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一问题。
流调数据显示,老年群体中囤积障碍发生率可能达6%。随着中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老年囤积行为的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心理学专家指出,老年囤积行为背后有着复杂的成因,部分老人可能因孤独、缺乏情感寄托,通过收集物品获得安全感;也有老人受过去贫困经历影响,养成不舍得丢弃物品的习惯;还有些老人存在认知障碍,难以正确判断物品的价值和必要性。

老年囤积行为不仅给老人自身生活带来风险,也给社区治理带来挑战。堆积的物品容易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滋生的细菌和害虫会威胁公共卫生安全,邻里间的矛盾也随之加剧。面对这一现象,社区、家庭和社会需共同发力。社区可组织志愿者定期上门关怀,帮助老人整理物品,普及安全知识;家人应给予老人更多陪伴和情感支持,关注其心理健康;专业机构也应提供心理干预服务,帮助老人改善囤积行为。
来源:看看新闻
声明:天气网尊重版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近日,有网友发帖反映,国庆期间乘坐火车时,发现自己所购硬卧车厢内贴有“严禁在中上铺躺卧”的标识,且下铺被标注为多个座位号。该网友表示不解:明明购买的是卧铺票,为何不能正常使用铺位?
浪浪(化名)平时喜欢浏览网络上的“抽象视频”,并因此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尝试“抽象直播”。他们的直播内容以夸张、搞笑的户外行为为主,比如旱地游泳、互相泼水或泼面粉等,以此吸引粉丝打赏。
上海九旬王老太名下有一处房产以及20余万存款。她立下遗嘱,要把全部遗产留给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干儿子”。2024年4月,长宁法院受理一起遗嘱继承纠纷案。2025年7月31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二审宣判。
10月8日,江苏盐城的张丽(化名)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她的朋友为了1万元中介费,诱导她前往南京隆胸,不料出现术后感染,“到三甲医院检查,医生拍了片子发现,我胸内被注射得像蜂窝煤,注射物扩散得到处都是”。
27岁住进养老院是种什么体验?10月1日,浙江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分享了自己和奶奶共同入住养老院的生活,引发众多关注。据她透露,自己在养老院的住宿费用为每月1500元。
近日,陕西旬阳市男子周某某在婚礼当天跳河的事件引发关注。连日来,旬阳市组织应急、公安、消防、海事等部门全力搜救。9日上午,旬阳市有关部门通知家属,在旬河大桥下游发现了一名男子的遗体。男方家属和亲友赶到现场,经辨认,确认该男子就是周某某。
近日,有网友反映,在G12珲乌高速吉林-长春方向的吉林西收费站入口附近路段,他驾车以105km的时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前方突然出现野猪群横穿道路,该网友来不及刹车撞了上去。
国庆假期,重庆一名博主在街头叫了一辆出租车,然后从沙坪坝到内蒙古旅游。10月7日晚上,博主“完美婆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拦了十多辆车才有司机愿意接单,计价器已经爆表了,出租车在路上回头率很高。
9月16日,湖南长沙的黄女士通过平台,成功预订了郴州市北湖区裕后街欢漫酒店一间豪华大床房,入住日期为10月3日,价格为每晚160元。然而在9月19日,平台通知她,因“酒店调错价格”需取消该订单。
一名特斯拉(Tesla)技术员在工作期间被有故障的机器人击打,身受重伤。目前医疗费用已达100万美元,后续治疗至少还需要600万美元。他在近日将特斯拉及其供货商告上法庭,提出5100万美元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