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云南丽江古城将从8月1日起向游客征收维护费”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对此,丽江古城管理局澄清,古城维护费自2007年起便已征收,即将实施的新规仅是对有效期进行调整,将单次缴费的有效期延长至365天,此举被官方认为对游客更有利。
据丽江市人民政府官网6月13日发布的《丽江市丽江古城维护费征收管理办法》显示,古城维护费的征收范围涵盖大研古城(即通俗意义上的丽江古城)、白沙民居建筑群、束河民居建筑群,征收对象为前往上述区域旅游及从事其他活动的人员,每人单次缴费50元,在有效期内可不限次数进入丽江古城。丽江本地居民、导游、儿童、老人、残疾人员等群体享受免征政策。
该办法明确,此项费用为专项用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将于2025年8月1日正式施行,2007年7月1日起实施的旧办法同时废止。对比新旧政策可见,2007年的旧办法规定每人每次缴费80元,且未明确有效期;2018年费用已调整为50元,但有效期通常限定为游客当次行程(约一周);而即将实施的新规中,缴费金额仍为50元,最大变化是将单次缴费有效期延长至一年。
丽江古城管理局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政策的核心优势在于避免游客重复缴费,“以前游客每次进入古城都可能需要缴费,现在缴一次费,一年内可不限次数进出”。当被问及“多数游客一年内不会多次到访,政策利好有限”时,该工作人员回应称,确有部分游客一年会到访两三次,新规能切实为这部分群体减负。
丽江市文旅局工作人员则表示,新办法是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制定的,对于新规对当地旅游市场的具体影响,其称不便回应。
丽江多家旅行社负责人告诉记者,跟团游的团费中已包含古城维护费,此前有效期为7天。对于新规实施,多数旅行社认为“影响不大”,因为团队游客的行程安排通常不会涉及一年内多次进出古城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古城维护费作为专项用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其调整始终牵动着游客与旅游从业者的神经。有常去丽江的游客表示,虽然一年内多次到访的情况不多,但有效期延长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也有网友认为,若能进一步优化收费方式,结合景区承载力动态调整,或许能更好平衡保护与旅游体验的关系。
截至发稿,距离新规实施还有半个月时间,市场各方正密切关注政策落地后的实际效果。
来源:极目新闻
声明:天气网尊重版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8月1日起,丽江古城维护费新规实施,单次缴费50元有效期延至365天,可不限次进入。该费用2007年起征收,此前为80元且无明确有效期,2018年调为50元,有效期约一周。官方称利好游客,旅行社认为影响不大。
梁女士在医美机构花50536元做双眼皮和“黄金微雕”面部吸脂手术,术后双眼皮消失,吸脂也没效果,要求退款遭拒。法院审理发现机构未实施“黄金微雕”构成欺诈,判其退部分医疗费并三倍赔偿,共17.6万余元。
陕西宝鸡钛行业网红、欧远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郭建峰,在西藏单人单车自驾途中去世。他7月3日出发并每日更新视频,7月12日更新布达拉宫画面后停更,7月16日追悼会有数百人参加,7月17日消息被证实,其抖音店铺账号有8.6万粉丝,家属已发讣告,粉丝纷纷惋惜悼念。
7月17日,成都“女子两年遭丈夫家暴16次”的当事人小谢称,前婆婆因未缴上诉费被撤销上诉,财产纠纷一审判决正式生效,需返还91万余元,将在离婚财产分割中分配;其丈夫贺某阳刑事案件二审将书面审理,不公开开庭。小谢表示未收到抚养费和赔偿,身体状况差,左肾无功能且常贫血,盼获公平公正。
杭州博主马先生租住萧山区月租6万余元的房屋约5个月,入住后因甲醛超标近三倍出现健康问题,治疗费花4万多,要求房东退押金遭拒。房东称房屋装修环保,质疑其自带家具致甲醛超标,双方将维权,当地部门已介入。
江西南昌一女生因压力大在街头崩溃大哭,执勤交警发现后,耐心倾听并暖心安慰,助其平复情绪。女生当晚发帖寻人想送锦旗致谢,引发关注。交警部门正核实人员,女生已联系上交警约定见面,网友赞此举传递温暖。
7月16日,湖北一女生首次花350元漂发,吹发时头发缕缕脱落,次日头皮红肿结块,就医确诊为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医生称其就医及时,夏季因美发致皮炎者增多,专家和消协提醒漂染前需做敏感测试,出现不适要及时处理。
当地时间7月16日,美方初步调查印度航空失事航班黑匣子录音,认为机长关闭两台引擎燃油供应开关可能是坠机直接原因,调查重点从技术故障转向机组操作失误。印度航空及民航管理局暂未回应,调查仍在进行中,各方等待官方结论。
浙江的时先生因奶茶“0元购”优惠力度大,每天喝四五杯,结果引发三高和痛风入院。医生称其因长期高糖等摄入致病,专家提醒警惕“优惠陷阱”。网友热议,律师建议商家提示合理饮用,时先生已出院并呼吁理性对待促销。
16岁女孩于7月12日在海口美兰机场一航班上分娩,机组及急救人员协助其诞下1公斤女婴,后送医。警方称涉事双方均满16岁,不涉刑案。妇联正了解情况,医院因产妇超14岁未强制报告,卫健委要求先救治,呼吁理性对待,勿传伤害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