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家安全部发布《萌新必看职场“打怪”修炼手册》,文中通过3起典型泄密案例,警示职场人员严守保密纪律,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某涉密单位工作人员小田的案例令人警醒。一次,他赴同事家中做客,闲聊时无意间谈及自己参与的重大涉密项目进展。未曾想,同事家人在隔壁房间听到了相关内容,并将信息发布至网络,直接造成国家秘密泄露。事件发生后,小田因违反保密规定,与相关责任人均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国家安全部指出,涉密人员需时刻绷紧保密之弦,即便在私人场合也应严守工作秘密,避免“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科研领域的泄密风险同样不容忽视。某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小李,在撰写研究报告时图方便,使用某AI应用软件辅助写作,擅自将项目核心数据及实验成果作为素材上传。这一操作导致该研究领域的涉密信息被泄露,小李因此受到严肃处理。此案例曝光后,#科研人员违规使用AI致泄密#话题引发热议,专家提醒,AI工具存在数据存储与传输风险,处理涉密信息时必须使用合规设备与软件。
新入职人员的保密教育尤为关键。某机关新干部小蒋,在参加工作后首次参与重要会议并领取秘密级文件。出于炫耀心理,他将文件首页拍照发至微信朋友圈,造成泄密后果。最终,小蒋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国家安全部强调,涉密文件属于国家秘密载体,严禁以任何形式拍照传播,职场新人需强化“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的意识。

这三起案例涵盖日常交往、工具使用、社交分享等常见场景,凸显了职场中潜藏的泄密风险。国家安全部表示,发布案例旨在引导职场人员,尤其是新人,认清保密工作的重要性,熟悉保密规定,在工作与生活中时刻防范泄密行为。维护国家安全,需每一位职场人从细节做起,杜绝侥幸心理,共同守护国家秘密安全。
来源:中国蓝新闻
声明:天气网尊重版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近日,有网友发帖反映,国庆期间乘坐火车时,发现自己所购硬卧车厢内贴有“严禁在中上铺躺卧”的标识,且下铺被标注为多个座位号。该网友表示不解:明明购买的是卧铺票,为何不能正常使用铺位?
浪浪(化名)平时喜欢浏览网络上的“抽象视频”,并因此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尝试“抽象直播”。他们的直播内容以夸张、搞笑的户外行为为主,比如旱地游泳、互相泼水或泼面粉等,以此吸引粉丝打赏。
上海九旬王老太名下有一处房产以及20余万存款。她立下遗嘱,要把全部遗产留给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干儿子”。2024年4月,长宁法院受理一起遗嘱继承纠纷案。2025年7月31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二审宣判。
10月8日,江苏盐城的张丽(化名)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她的朋友为了1万元中介费,诱导她前往南京隆胸,不料出现术后感染,“到三甲医院检查,医生拍了片子发现,我胸内被注射得像蜂窝煤,注射物扩散得到处都是”。
27岁住进养老院是种什么体验?10月1日,浙江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分享了自己和奶奶共同入住养老院的生活,引发众多关注。据她透露,自己在养老院的住宿费用为每月1500元。
近日,陕西旬阳市男子周某某在婚礼当天跳河的事件引发关注。连日来,旬阳市组织应急、公安、消防、海事等部门全力搜救。9日上午,旬阳市有关部门通知家属,在旬河大桥下游发现了一名男子的遗体。男方家属和亲友赶到现场,经辨认,确认该男子就是周某某。
近日,有网友反映,在G12珲乌高速吉林-长春方向的吉林西收费站入口附近路段,他驾车以105km的时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前方突然出现野猪群横穿道路,该网友来不及刹车撞了上去。
国庆假期,重庆一名博主在街头叫了一辆出租车,然后从沙坪坝到内蒙古旅游。10月7日晚上,博主“完美婆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拦了十多辆车才有司机愿意接单,计价器已经爆表了,出租车在路上回头率很高。
9月16日,湖南长沙的黄女士通过平台,成功预订了郴州市北湖区裕后街欢漫酒店一间豪华大床房,入住日期为10月3日,价格为每晚160元。然而在9月19日,平台通知她,因“酒店调错价格”需取消该订单。
一名特斯拉(Tesla)技术员在工作期间被有故障的机器人击打,身受重伤。目前医疗费用已达100万美元,后续治疗至少还需要600万美元。他在近日将特斯拉及其供货商告上法庭,提出5100万美元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