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女子带5孩点一碗面多次续面”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河南郑州一家餐馆因“免费续面”规则引发的消费纠纷引发网友热议。目前警方已介入调解,但双方尚未达成和解。
据涉事餐馆老板霍先生介绍,8月13日晚7时许,三名成年女子带着四名儿童共7人进店消费,点了一碗13元的饸饹面、一份18元的涮毛肚、两个凉菜及一份15.8元的团购羊肉串,总计消费70余元。用餐期间,同行大人以孩子吃不饱为由,先后两次要求为这碗面免费续加面条,均获店家满足。
霍先生表示,餐馆开业三年来一直实行“一人一碗面,免费续面管饱”的规则,旨在保障单个顾客吃饱,而非允许多人共享一碗面无限续加。“我当时跟她们解释规则,建议孩子多可以再点一碗,这样每个人都能正常续面。”但女顾客对此强烈不满,认为商家服务态度差,当场在平台连续给出两个差评。
现场6分钟的沟通视频显示,双方因续面规则产生激烈争执。女顾客认为商家既然承诺免费续面就不应限制人数,霍先生则强调规则针对“一人一碗”的消费场景。事后霍先生尝试联系顾客协商删除差评未果,遂公开店内监控视频自证情况,不料对方以“侵犯肖像权”为由报警要求下架视频。
8月14日下午,记者从警方获悉已介入处理该纠纷,但双方未能达成和解。霍先生明确表示不同意和解,若对方坚持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目前已暂时删除视频,计划对人物打码后重新发布。为避免类似争议,他已紧急调整经营规则:未来带孩子的顾客需加面时,须单独付费购买。
事件在网络发酵后引发关于消费规则的热烈讨论。支持店家的网友认为“规则清晰,7人吃一碗面续面确实不合理”,质疑顾客过度利用优惠;也有网友提出折中观点,建议商家明确标注“续面限本人”并对儿童消费制定特殊政策;还有声音强调消费前充分沟通规则是避免纠纷的关键。
截至发稿,记者多次联系涉事女顾客均未获回应。法律界人士提示,商家有权制定合理的经营规则,消费者也应遵守契约精神,遇到争议可通过合法途径理性维权,避免矛盾激化。
来源:新浪新闻
声明:天气网尊重版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9月16日,湖南长沙的黄女士通过平台,成功预订了郴州市北湖区裕后街欢漫酒店一间豪华大床房,入住日期为10月3日,价格为每晚160元。然而在9月19日,平台通知她,因“酒店调错价格”需取消该订单。
一名特斯拉(Tesla)技术员在工作期间被有故障的机器人击打,身受重伤。目前医疗费用已达100万美元,后续治疗至少还需要600万美元。他在近日将特斯拉及其供货商告上法庭,提出5100万美元的赔偿。
9月27日清晨5时许,黑龙江一网红发布讣告: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婆婆因吃邻居送的蘑菇中毒导致多脏器衰竭,经四天四夜抢救无效于2025年9月26日晚十点四十分离世。
四川省广元剑阁县低空飞行器主播“唐飞机”9月27日在飞行直播时坠机身亡。28日下午,剑阁县王河镇荣光村“唐飞机”坠机地点的村民告诉澎湃新闻,出事飞行器已被有关单位运走。
“眼睛痒得像有蚂蚁在爬,恨不得把眼皮翻过来挠!”日前,当70岁的李阿姨(化名)顶着通红的双眼来到宁波市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求助时,接诊的干眼门诊医生胡学仁便瞬间觉得不对劲。
9月7日下午,甘肃22岁的张女士(化名)放牧时突遭黑熊袭击。黑熊悄然从她背后接近,猛然咬住她的头部,牙齿刺入右眼与左耳,瞬间鲜血直流。生死一线,她迅速装死——屏住呼吸、身体僵直不动。
员工拒绝后被直接解雇,该如何维权? 近日,湖南醴陵市人民 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 朱某玲于2018年4月进入某公司工作,工资按月支付,公司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未缴纳社会保险。
一个月前,欣欣因为感冒出现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在邵阳当地医院检查时却意外发现她的双肾较同龄儿童显著缩小,肾功能已经出现了明显衰竭,而且同时并发高血压、高血钾、重度贫血、肺水肿和心衰,生命垂危,被紧急送往湖南省儿童医院ICU抢救。
日前,渐冻症患者、京东前副总裁蔡磊的近况引发关注。蔡磊妻子段睿近日在一档采访中透露,蔡磊已经完全没有语言能力了,胳膊、脚、脖子都无法活动,目前仅能吃一点流食,“如果他走了,我会真的很孤独”。
9月21日,谭先杰在家时,因为觉得自己感冒加重,就吃了一颗头孢菌素。谁知过了一会儿,他感觉特别不舒服,“全身血液都往头上涌,头特别胀”,家人也发现他“脸都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