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8日,本是充满纪念意义的日子,广东女子陈某某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26岁——她被丈夫杨某某用砖拍、车撞、刀刺等残忍手段杀害。如今,案件一审判决与检方不予抗诉的结果,让家属在悲痛之余坚持申诉,希望为逝者讨回公道,引发社会对“伪装精神病避重刑”“家庭暴力致死”等议题的强烈关注。
据陈某某家属回忆,陈某某与杨某某婚后长期处于痛苦之中,杨某某对其实施“精神控制”,让她时刻活在恐惧里。家属透露,陈某某曾主动给杨某某转发过一条“丈夫杀妻”的新闻,并忧心忡忡地表示“我不想上新闻”,言语间满是对自身安全的担忧。可这份预警未能阻止悲剧,2024年3月8日,杨某某最终对妻子下了毒手,作案手段极其残忍,涉及砖拍、车撞、刀刺等多种暴力方式,完全无视夫妻情分与生命尊严。
今年8月15日,陈某某家属收到了案件一审判决书,判决结果让他们难以接受——法院认定杨某某犯故意杀人罪,但因司法鉴定显示杨某某患有抑郁发作(F32),作案期间处于发病期,属于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人,最终判处其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对于这一判决,陈某某家属提出多项质疑,坚称杨某某可能是“伪装精神病”以逃避重刑。家属指出,杨某某在作案前存在明显的预谋行为:他处心积虑地在网上购买了四把刀具,还刻意搜索“丈夫杀害妻子后果”“精神失常的人犯法需要承担责任吗”等与犯罪、量刑相关的法律问题,种种行为表明其作案前思路清晰,对犯罪后果有明确认知。此外,家属强调,杨某某在作案过程中能清晰回应他人询问,作案后还具备逃离现场的意识与行动,这些表现与“发病期、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鉴定结论存在矛盾,“如果真的处于发病状态,怎么会有这么周密的计划和清晰的行为逻辑?”
更让家属心痛的是,尽管一审判决书中未明确杨某某具体捅刺陈某某的刀数,但尸检报告给出了触目惊心的结果:陈某某身上的创口多达136个,其中仅刀伤就有86处,且这些刀伤基本集中在胸腹、颈脖等致命部位。“这么多伤口,而且都在要害处,明显是故意要置她于死地,手段太残忍了,死缓的判决根本不足以抵偿他的罪行。”家属在接受采访时,难掩悲愤之情。
为争取更公正的判决,陈某某家属向当地检方申请抗诉。然而,8月27日下午,当地检方对家属作出书面回复,明确表示对此案不予抗诉。这一结果让家属的情绪再次陷入低谷,但也坚定了他们继续维权的决心。目前,陈某某家属已联合代理律师,从相关法律渠道正式提起申诉,核心诉求是希望法院重新审理案件,依法判处凶手杨某某死刑立即执行,“我们一定要为她讨回公道,不能让她白白死去,也不能让这种残忍的凶手逃脱应有的严惩。”
记者就案件争议点尝试联系一审法院与负责司法鉴定的机构,截至发稿,法院未回应“为何未认定作案预谋与鉴定结论的矛盾”,鉴定机构也未就“杨某某作案时精神状态的具体判断依据”作出进一步解释。
案件曝光后,引发大量网友关注与讨论。多数网友对陈某某的遭遇表示同情,对杨某某的残忍行为予以强烈谴责,认为“136处创口、86处刀伤,明显是蓄意谋杀,即便有抑郁症,也不该轻判”;也有网友担忧“若真存在伪装精神病避重刑的情况,会挑战法律公正与社会底线”,呼吁司法机关重新核查案件细节,尤其是杨某某作案前的预谋行为与精神鉴定结论的关联性,确保判决经得起法律与道德的检验。
法律界人士分析,此案的核心争议在于“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是否准确”与“作案预谋是否影响量刑”。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关键在于,杨某某的抑郁症是否真的导致其在作案时‘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以及其作案前的预谋行为是否能改变‘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这需要司法机关结合全案证据进一步核查。”
目前,陈某某家属的申诉程序已启动,案件后续进展仍待司法机关进一步披露。这场关乎生命尊严与法律公正的较量,仍在继续,公众期待最终能有一个让逝者安息、让家属信服的结果。
来源:广州日报
声明:天气网尊重版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近日,一名货车司机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短视频,称自己驾车途经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时车辆备胎被盗,该事件迅速引发广泛关注。司机还称,整个事件是个误会,跟河南无冤无仇,没有必要去黑河南。
9月9日上午,澎湃新闻记者从参加庭审的人士处获悉,四川“女子两年被家暴16次”案二审维持原判,前夫贺某阳的上诉被二审法院驳回。此前的2024年12月27日,武侯区法院一审以虐待罪判贺某阳有期徒刑1年6个月。
近日,广州白云一对夫妻称,二人在自如平台上合租了套间中的一间房间,却因生了小孩被房东说“违约”,被要求在3个工作日内搬离。租客王女士称,“如果没有搬离,房东会把他们的个人物品、行李等全部清走,若有经济损失,后果自负。”
“我以为花2万拍下的是玛莎拉蒂,没想到是‘玛莎款老头乐’。”9月8日,来自广东的冯先生向封面新闻反映,6日他在某线上拍卖平台,拍下了一辆与玛莎拉蒂商标高度相似的老年电动车(俗称“老头乐”)。
9 月 4 日核实,云南牟定县 6 月 28 日发生悲剧:7 岁兄与 2 岁妹随老人下地时,入树林遭养蜂场胡蜂蜇伤致死,老人救孩子也被蜇伤住院。事发后胡蜂被清理,养蜂场负责人被控制,警方已刑事立案,镇政府与县委宣传部推进处置及家属帮扶。
8 月 28 日南京,袁先生乘车返程时因同事朱先生擦汗致车偏移碰半挂货车,右臂断成三截。后转至南京市第一医院,已下班的吴磊医生赶回,与段睿医生手术四小时成功接臂。9 月 4 日袁先生精神好,目前恢复稳定,后续需分期手术与康复训练。
8 月 31 日,重庆胡心瑶收到已离世 3 小时的前男友肖先生(26 岁,因急性重症胰腺炎去世)的 5 万转账与遗书,肖先生还曾分手后以 “爱心网友” 匿名资助她。胡心瑶患血管炎 8 年且筹建 “病友小家”,她将带肖先生心意推进项目,网友也为这份温暖动容。
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公告江秋莲诉张某网络侵权案判决,张某用羞辱性词汇贬损江秋莲构成侮辱,言论还诽谤江歌,法院判其致歉并赔 12 万(含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张某未致歉,江秋莲申请强制执行,今年 3 月张某已被执行 12 万,此案引发对网络言论边界的讨论。
2024 年 10 月广东佛山陆先生妻子在佛山第一人民医院微创手术后,因并发症脑死亡离世。佛山医学会鉴定不构成医疗事故,省医学会却认定为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市卫健局罚医院 2 万并警告,涉事人员处罚待处理,此事也引发公众对医疗安全的关注与反思。
9 月 1 日山东临沂,新郎李先生与妻子精简婚礼,省去婚车、婚庆等环节,仅家人小聚,将节约的 2 万余元资助三名困境儿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双亲残疾家庭儿童)。家人支持,网友点赞,相关话题登热搜,还带动他人咨询资助渠道,传递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