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隶属于中国气象局,其前身为1956年8月成立的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1978年更名为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1991年更为现名。
z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是我国大气科学领域学科种类最多、规模最大的科研机构,是以研究雷电防护与大气探测、人工影响天气、灾害天气、气候与气候系统、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数值模式以及大气成分等为主攻方向的我国大气科学综合研究基地,是我国大气科学研究,特别是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中坚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
现设有5个职能处,7个研究所(中心)、1个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个中国气象局部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云雾物理实验室、大气化学实验室),另有研究生部和大气科学信息部等两个科研支撑机构。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以及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创新基地也设在我院。我院还设有遥感与气候信息开放研究实验室、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风能太阳能资源实验室以及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中国科学院寒旱所联合共建的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现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以青年人为主体、结合中国气象现代化建设在国际大气科学前沿领域中进行研究的实力较为雄厚的科研队伍。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正研级科研人员50名,副研级科研人员107名。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人员分别为76人和72人,分别占基地岗位人数的45.2%和42.9%;45岁以下研究员占研究员总人数的71.4%。全院有52名科研人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拥有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气象局特聘专家等青年科技人才。
多年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面向气象事业现代化进程中提出的“高”、“新”科学技术问题以及国家急需解决的与防灾减灾和大气环境有关的科学技术问题,同时抓住国际大气科学前沿领域和未来发展中的科学技术问题,开展综合性和前瞻性研究以及社会和市场需求的高新技术研究,围绕“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发展理念开展科研。主持和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重大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以及部委重大研究项目等,研究内容涉及到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各个方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近年来主持了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十五”期间,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我国重大天气灾害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研究”、“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水、土环境污染机理与调控原理”(大气部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国气象数值预报技术创新研究”等一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在气象科学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一大批重要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近20年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国家级奖31项。
另外,主办的高级学术专业刊物有:《应用气象学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英文年报》及《气象科技》等。
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收制度以后,我院成为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首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目前在大气科学学科的气象学专业和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均有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又批准了我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环境科学专业为硕士学位授予权点。
1993年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了我院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南京气象学院)联合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气象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997又批准了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博士学位授予点。
2003年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特批准我院为单列博士生招生计划单位,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6年1月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又批准我院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大气科学成为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
2002年10月国家人事部批准在我院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目前,我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稳定的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3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73名。建院以来,共为全国气象部门培养博士研究生59名; 硕士研究生404名,为气象系统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并已成为气象战线科研、业务、教学和管理岗位上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通过近几年的科技体制改革,按照国家科技部“结构调整、人员分流、机制转变、制度创新”的要求以及“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精神,在科研体制创新、优势发展领域确定、研究和管理人员优化、科研机构调整、规章制度制定、分配制度建立、富余人员分流以及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初步成效。
我院作为国家级科研体制改革单位,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改革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改革成果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近年来,国务委员陈至立、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等多位领导莅临我院视察和指导工作,对我院的改革和科研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赞扬。
深化改革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社会竞争力明显增强,争取到的科研项目和经费逐年递增,发表的学术论文大幅度增多,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03年度、2004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我院被SCI收录论文总数列入了全国地学学科高产机构之中,名也在逐年上升。排在2003年和2004年在科学技术方面推动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能力大大提高。目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正在通过不断地深化改革,提高总体实力,为气象科研事业上新台阶贡献力量,满怀信心地向国内一流、国际大气科学领域中有重要影响的中国大气科学研究基地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与国际间的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气象事业发展而日益增多。从20世纪50~60年代初,绝大多数气象外事交往,是在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之间进行的,是以学习和借鉴苏联的气象科学技术和工作经验为主。进入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决议,随之,世界气象组织也于1972年2月24日通过表决,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为中国唯一合法的代表,从而为我国与各国之间的气象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展现了更加广阔的前景。迄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气象机构及有关单位进行气象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
改革开放前的双边气象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
一、中苏之间
(一) 聘请气象专家来华讲学。期间,在天气预报方面聘请了中期天气预报专家尼克拉索夫和数值预报专家道布雷什曼。前者在华工作3年(1954年8月~1957年7月),帮助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建立了中期天气预报业务,培养出一批中期天气预报员。后者经过来华短期讲学,使我国数值天气预报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大气综合探测方面,苏联派出克列奇米在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工作半年,帮助和指导该所从事无线电测风和大气综合探测技术。远程雷电专家因尼柯夫短期来华工作1个月,协助进一步勘察远程雷电探测站的站址,并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实地对仪器进行调整。海洋气象专家杜瓦宁在华工作1年间,指导我国专家制定了海洋气象站网发展规划和建站方案,曾先后在3个培训班上讲授了海洋气象台站的建设、站址的勘探、永久潮汐预报方法和潮汐资料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的课程。1957~1958年间,苏联农业气象专家西涅里希柯夫和拉祖莫娃先后2次开办了农业气象讲习班,为气科院培养出许多农业气象技术人员,促进了我国农业气象工作的发展。
(二) 派遣留学生和实习人员。1953年8月派遣曾宪波、傅涌泉、郭恩铭、翁笃鸣等4名留学生赴苏联有关高等学校,攻读5年大学本科。随后,1955年9月又派遣章基嘉、张家诚、杜行远、黎光清等4人赴苏联高等学校攻读研究生课程,其中章基嘉和张家诚2人学习中长期天气预报,杜行远和黎光清学习短期数值天气预报。上述同志经过约3年半的刻苦学习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副博士学位后,于1959年1月回国,成为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先后派遣3批不同专业的气象工作者赴苏联水文气象总局有关单位实习。1957年3月,许梓秀等11人首批赴苏进行为期约1年的实习。1958年11月,张纪淮和许焕斌在苏联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实习云物理。1958年12月,王世平等5人赴苏联水文气象总局下属的有关单位实习1年。其中,王世平和侯建华实习海洋观测和预报,孙奕敏实习云物理,高好治实习探空仪有关技术,赵君哉实习地面气象仪器。
此外,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于1959年1月,曾派员赴列宁格勒中央气象仪器检定所进行标准气压表比对。
二、中朝之间
朝鲜战争结束后,根据朝方要求,气科院为朝鲜培训了2名实习生,为期半年。崔建韶和严正五于1952年12月下旬来华在中央气象台实习。崔建韶学习天气预报,严正五学习无线电探空和测风实施操作方法。他们实习结束后,于1953年7月上旬回国。1956年6月,朝鲜又派2名实习生来中央气象台实习1年。李元弘实习地面和探空观测,并在中国科学院实习地震观测。李济和学习填图、天气分析和预报。1961年和1966年,朝鲜先后派出两批人员来华,进行标准气压表、温度表和精密直接辐射表的比对。
三、中越之间
接待多批来华实习生。1959年11月5日~1960年5月9日,河内气象台台长阮积龙和高空观测员阮俊尚来华实习无线电探空仪生产和检定,为期半年。通过实习,使他们基本掌握和了解了探空仪性能、造成探空仪误差的原因以及测定、订正和防止误差的方法、探空仪制造过程和检定方法。1960年10月13日,越南实习生黎黄英抵京接受培训,为期1年。主要学习了气象仪器检定和维修的基本知识,并对各种压、温、湿气象仪器,辐射仪、测风仪和海洋用颠倒温度表的检定和维修,进行了具体操作实习。1965年12月31日~1966年4月4日,越南实习生裴春蓬、李玉蓉来华实习气压表和温度表的检修,为期4个月。实习期间,中方还为越方检修了12支水银气压表,并与标准气压表进行了比对。实习生回国时,我方向他们赠送了5支中国自制的水银气压表。
1965年11月,为帮助越南培训中、长期天气预报人员,应越方邀请,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派中长期天气预报专家史久恩赴越南工作1年。访问期间,他开办了培训班,讲授概率统计学、中长期天气预报原理及方法和指导实习。此外,他还负责指导越南预报员进行降水长期预报工作,并为越南气象人员作了3次专题气象学术报告。
四、中日之间
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前,两国气象人员交往多以民间形式进行。1954年10月9日,日本学术文化访华代表团成员和达清夫(日本中央气象台台长)应邀到中央气象台参观访问。1957年7~8月,日本气象协会和学会分别派岸保勘三郎、佐贯亦男、毛利茂南来华考察。在华期间岸保作了数值天气预报及台风方面的短期讲学,与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的气象专家进行了学术交流。同时,佐贯亦男则进行了标准气压表的比对工作。1974年1月11~20日,日本气象厅辅佐官根本顺吉应邀来华访问。他先后访问了北京、上海和广州,并就世界气候异常问题与张家诚等中国气候学家进行了学术交流。
五、中法之间
1964年中法建交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长赵九章和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所长蒋金涛等4人,于1965年6月赴法国进行了考察。
六、与其它国家和地区之间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还与英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荷兰、巴基斯坦、泰国、尼泊尔、菲律宾、缅甸、柬埔寨、香港、孟加拉、保加利亚、匈牙利、德国、比利时、加拿大、西班牙、智利、阿根廷、阿拉伯以及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气象专家进行了广泛友好的交往。通过考察参观、访问、讲学、工作以及参加各种进修、讲习班等活动,相互学习、促进了解,增进了气科院专家与各国气象科技工作者之间的友谊。
改革开放前的国际性与地区性气象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
一、参与国际地球物理年活动
1957年7月1日~1958年12月31日,国际科联理事会举办国际地球物理年活动得到世界气象组织的赞同,共有66个国家参加。为了满足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观测需要,中央气象局选择了93个地面观测站、23个探空站(其中4个是新增设的)、23个日射(直接辐射、总辐射、散射辐射和反射辐射)观测站、5个热量平衡观测站、24个目视极光观测站和1个臭氧观测站参加观测。为了提高观测的准确性,1957年1月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派出郑德诚等2人携标准气压表赴苏联进行比对,用以校准国内台站的其它气压表。最终,由于“两个中国”的问题,我国决定退出国际地球物理年专门委员会,拒绝参加其组织的一切活动。
我国虽然退出国际地球物理年专门委员会,但是为了国家地球物理科学的发展,为了加强国际合作,特别是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科技工作者进行友好交流与合作,我国决定按原工作计划在国内继续进行。通过此次活动,培养、锻炼和提高了气象科技人员的业务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检查和发现了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促进了我国气象观测项目统一标准化的提高;改善了气象观测的条件,加强了仪器的维修;推动了我国气象仪器检定工作的发展;获得了大量宝贵的气象资料,为气象业务和科研工作以及开展国际交流创造了条件。
在参加世界天气监视网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科研工作的需要,气象科学研究院逐步参加了世界气象组织的各项科研活动,尤其是全球大气研究试验、世界气候计划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的活动等。全球大气研究计划的目的主要是研究扩大和延长天气预报的时效、范围和准确率,了解气候和气候变化的物理基础。该计划有10个子计划,包括季风79试验(冬季季风试验、夏季季风试验和西非试验)及第1次全球大气试验等。第1次全球大气试验是有史以来最大的1次气象科学试验,试验期为1977年12月1日至1979年11月30日,第1年为准备阶段,第2年为实施阶段。1978年11月至1979年4月,气象科学研究院派遣2名大气探测、雷达专家前往马来西亚季风试验中心协助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7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逐步引起了科学界的重视。为此,世界气象组织于1979年2月在日内瓦召开了第1次世界气候大会,气候专家张家诚与会。同年第8次世界气象大会正式建立了世界气候计划,张家诚、丁一汇等专家多次参与了有关活动。
此外,气象科学研究院还参与了数值天气预报、人工影响天气、热带气象、大气污染和臭氧等研究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效。
二、积极参与世界气象组织的相关工作
自1972年以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积极参与世界气象组织的相关工作,并积极参与世界天气研究计划(WWR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气候变异及可预测性研究计划(CLIVAR)、全球能量水循环(GEWEX)等世界气象组织主导的重大科学计划。很多专家在一些国际组织和国际计划中担任重要职务。这些专家参加有关委员会的届会或重大科学计划的组织工作,并在其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后的双边气象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深入实施,气象科学研究院对外交流呈现出日益活跃的态势。中外专家在互相交流、增进了解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气象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中美之间
1979年5~6月,气象科学研究院派出许梓秀、葛润生作为中美大气科学技术合作的第一批使者,赴美国国家强风暴研究室参加美国第一次强风暴试验。1981~1983年,郑庆林赴美与美国专家合作研究,在数值预报与数值模拟试验方面取得了有益进展。同时,气候研究作为首批合作项目之一,于1981年召开联合工作组会议,确定了双方主要合作项目。随后于1982、1983年,中美双方专家多次互访,制定了古气候领域的合作计划。以张家诚为首的中方科学家与美方科学家,分别于1983年和1985年在北京举行了中美古气候学术讨论会,双方就气候研究协作计划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可行性措施。1987年该项目合作开始扩大到树木年轮、气候变化与气候模拟等方面。90年代初,中美双方专家在树木年轮采样及研究方面开展了有益的合作。
1983~1993年进行的中美季风合作研究极富成效。该项目是由中国气象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开展的与美国政府间的大气科学合作。中美双方在东亚季风的形成机制、东亚季风与印度季风的关系、季风与中国天气气候、季风的低频振荡和年际振荡特征等领域开展了合作,提出了不少新观点,为长期预报提供了一定依据,同时培养了一批科学家。
1986年6月,中美双方专家在我国西藏拉萨、那曲进行了中美青藏高原大气联合考察,共同研究高原地区的辐射收支、热量平衡状况等。通过考察,获取了大量资料,达到了预期目的。
1988年开展了中美中尺度气象合作,先后于1988、1990、1992年召开3次中尺度气象学术研讨会。80年代中期引进的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由世界银行贷款)已在“京津冀灾害性天气监测基地”发挥重要作用,并有效地配合了这一学术领域的国际合作。
1991~1994年中美双方合作进行PEM-WEST A和B联合观测试验研究。其中现场试验A阶段为1991年8~11月,B阶段试验为1993年8~9月,正式试验为1994年1~4月。1994年6月召开第三届中美大气化学研讨会,探讨中美大气化学研究方面的合作前景。
1997、1998年,气科院邀请了美国佐治亚大学专家来华,探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层大气物理化学过程及其生态系统相互作用”项目上的合作,双方一致同意在区域环境变化对农作物影响的研究方面以及紫外辐射的环境气象预报的研究等领域开展合作。该项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
1998年8月,美国UCAR主席R·A·Anthes博士等一行8人专程到西藏拉萨及日喀则考察青藏高原项目外场试验基地,并与青藏高原项目首席科学家陈联寿进行了座谈,进行学术交流并探讨合作。
二、中日之间
中日气象科技合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气科院先后派出9人(次)去日本气象厅、有关大学等研究机构进修、工作、考察访问及参加会议。1982年5月,在日本气象学会成立100周年之际,张家诚应邀撰写论文表示庆贺。同年10月,日本气象学会在筑波举行热带气象区域科学会议,董克勤在会上宣读了论文。周秀骥于1985年1月赴日本广岛、东京参加了核战争环境影响会议。
90年代起,中日气象科技合作项目主要有:
1993年开始执行的中日亚洲季风机制合作研究,对促进中日季风学术交流和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此,日本在我国增设2个自动气象站和2个无线电探空站。1998年在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期间,进行了同步观测和资料交换。1999年2月,中日亚洲季风机制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双方专家对1993年以来开展的合作和所取得的成果表示满意。
在台风路径预报及台风路径异常突变等方面,气科院专家与日本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业务,成果显著。陈联寿及其他专家多次参加国际会议进行交流,介绍了我国在台风异常路径研究方面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引起学术界瞩目。
1995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有关青藏高原科学试验国际学术讨论会,日本、美国、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19位专家参加了讨论会。该项目的主要合作伙伴是日本气象研究所及日本筑波大学等单位。自1996年起,每年在中国和日本分别召开一次项目联合协调委员会会议,研讨合作计划及交流合作成果,为此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气象仪器装备领域的对外合作逐步加强。1998年11月,国家气象计量站站长吕文华受世界气象组织亚洲仪器中心的主管官员邀请,赴日本参加世界气象组织“二区协气象仪器专家培训班”,同时考察了日本自动化气象站技术保障系统。
在农业气象领域,气科院也与日本有关单位也开展合作。1995年和1998年,在外专局的支持下,两次邀请日本千叶大学中山敬一教授来院讲学。1999年,气科院派出两位专家赴日本千叶大学,就农业气象减灾及21世纪食物安全的气象保障方面开展了学术交流,并就该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探讨。
三、中澳之间
中澳气象科技合作始于80年代中期。1985年11月24日~12月7日,以澳大利亚气象局副局长冈特利为团长的澳大利亚气象代表团一行5人访问我国。访问期间,澳大利亚气象研究所所长曼顿博士等专家来气象科学研究院参观,曼顿博士作了学术报告。同时,在数值预报、南极考察、大气化学、热带气旋,气候及云物理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1986年召开中澳气象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后,为执行双边合作协议,1986年5月派温玉朴赴澳考察本底污染监测站。1986年10月又派遣数值预报专家郑庆林赴澳讲学1个半月。同年派季风专家陈隆勋参加澳季风试验工作1个月。1987年还派员进一步参加澳季风试验。
1986~1998年间,中澳两国气象专家在广泛领域进行了合作研究。主要内容有:数值预报、季风试验、云辐射、海温、大气环流数值模拟、长期气候预测、灾害性天气、南极考察、热带气旋、大气化学等,取得了预期结果。
四、中加之间
中加气象科技合作,主要通过互为对方安装气象仪器的渠道开展,20多年来双方进行了广泛的友好交往。1994年9月,在我国青海共和瓦里关山建立了全球第一个大陆腹地的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通过此项合作使全球大气监测计划有关臭氧(地面、总量)观测和析方法趋于统一化、标准化,保证了数据质量和可比性,从而可对大气质量和环境问题有一个科学的、定量化的评价。90年代以来,派中尺度气象专家前往加拿大,为加方安装了气科院研制的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MOMS,受到加方专家好评。
五、中俄之间
气科院与俄罗斯专家在人工防雹、飞行实验室、多品种室内模拟试验设备、系列催化工具等方面的研究有着积极的交流与合作。1995年4月,气科院邀请俄罗斯中央高空观象台人工影响天气实验室专家前来访问并讲学。1995年派出农业气象专家李郁竹赴俄访问,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应用卫星气象资料在冬小麦长势的动态监测及产量估算、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
六、在此期间,气科院还与韩国、朝鲜、越南、泰国、芬兰、丹麦、蒙古、马来西亚、埃及、以色列、印度、法国、摩洛哥、英国、瑞士、意大利、荷兰、希腊、叙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气象专家进行了广泛的友好往来,通过考察、参观、讲学、对外方专家进行培训、工作等形式,参加国际会议及各种进修、讲习班等活动,互相学习,加深了解,增进了我国与各国气象科技工作者之间的友谊,促进了气象科研事业发展,也提高了我国气象科研工作在国际气象界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的车际性与地区性与地区性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
一、参与台风委员会组织的台风业务试验活动
台风委员会是由联合国亚洲和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和世界气象组织于1968年设立的。其目的是为了使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最大限度地减轻台风造成的损失。我国是这个组织的成员国。台风业务试验首先由我国提出,并得到其他成员国的支持。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对台风的预报、警报和防灾的能力。1978年11月以戈锐副局长兼院长为首的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在曼谷召开的台风委员会第11届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提出的台风试验建议,从此台风业务试验成为台风委员会的中心工作,同时成为世界气象组织热带气旋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试验分3个阶段:1981年为预备试验阶段,1982年、1983年为正式试验阶段,1984年为评定阶段。气象科学研究院天气气候研究所台风室的科技人员参加了该项试验。用2层综合引导方法预报台风路径,同时进行了次级试验研究。1982年7~10月,气象科学研究院派员赴日本东京参加国际试验中心的工作。试验于1984年结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另外,还参加了台风委员会于1990年7~9月在西太平洋举行的台风转向和异常运动特殊试验。试验后分别于1991年、1993年在中国广州、上海召开了2次台风特殊试验技术合作会议,有关专家在会上发表的论文,受到台风委员会各成员的重视和关注。
二、参与国际学术会议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气象科学研究院在天气动力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农业气象等各个领域向国际或区域性各类学术会议提供了近百篇有价值的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并在会议上宣读,有的汇成文集。自1976~2004年众多的学术会议中,气象科学研究院派员参加并提供论文的主要国际学术会议达 次(见附表)。
这些学术会议中,特别要提到的是国际辐射会议。这是中国气象学会和美国气象学会第一次共同发起并组织的国际学术会议,也是第一次以气象科学研究院为主筹备的大型国际会议。国际辐射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8月26~3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叶笃正教授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伦敦教授任名誉主席,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周秀骥和美国犹他大学气象系廖国男教授担任执行主席。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联邦德国、日本和中国的112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其中中国61名)。会上宣读了108篇论文(其中中方48篇)。内容涉及:辐射收支和青藏高原上的辐射收支、大气遥感、云辐射和气候、大气气溶胶与辐射、辐射测量和大气微量气体、大气化学与气候等6个方面。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单位名称: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地址: 北京海淀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 100081
邮箱: wlb@cams.cma.gov.cn
电话: 010-6840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