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一段“河南郑州女生查出高考288分全家欢呼”的视频在抖音、微博等平台迅速发酵,单日播放量突破5000万次,相关话题#高考288分全家欢呼#登上微博热搜榜首。画面中,女生拆开成绩单时全家围坐欢呼,母亲激动拥抱女儿,父亲连说“考得不错”,轻松氛围与传统高考查分场景形成强烈反差。
视频发布后,网友态度呈现两极分化。部分网友留言“被一家人的乐观感染”“分数不是唯一出路”,点赞量最高的评论写道:“看到他们为孩子发自内心的喜悦,突然理解了教育的本质。”但随着母女二人当晚开启直播,争议声浪迅速升温。有网友截图显示,直播中不断有观众询问“是否准备带货”,母亲回应“谢谢关注”时被指“刻意引导流量”,更有网友翻出账号历史视频,称其早有“打造网红人设”的痕迹。
面对争议,6月27日,女生父亲赵先生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首次正面回应。“就是6月24日查分当天随手拍的,孩子平时成绩就在300分左右,全家觉得她努力了就好。”他展示手机里的原始视频素材,证实拍摄时未使用专业设备,背景中还能看到未收拾的餐桌。对于“直播带货预谋论”,赵先生苦笑称:“当晚直播是应亲戚要求,想让老家亲友看看孩子状态,总共就播了20分钟,没接任何商业链接。”
女生母亲兰女士则在朋友圈发文透露:“这两天不断有陌生电话打进,还有人跑到小区楼下拍照。”她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私信截图,部分评论直指“消费孩子”“博流量无下限”,让全家不堪其扰。“孩子这两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原本说好的毕业旅行也取消了。”兰女士声音哽咽,强调发布视频初衷只是“记录生活”,没想到会引发网络暴力。
这一事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传播学专家李教授分析,该事件折射出短视频时代的“流量异化”现象。“公众对‘反常行为’的猎奇心理,加上直播带货的商业联想,容易让普通生活记录被过度解读。”他指出,当网友习惯用“商业逻辑”审视一切网络内容,可能导致普通人的情感表达空间被挤压。某教育机构创始人王女士则关注到事件背后的教育观念碰撞:“一家人的欢呼本质上是对‘唯分数论’的反叛,但这种反叛在流量场域中被标签化了。”她建议公众理性看待高考分数,“每个孩子的成长节奏不同,家长的接纳态度比分数更重要”。
截至目前,该视频在抖音的点赞量已达187万,评论区仍有网友持续讨论“低分欢呼是否合适”。而涉事家庭已关闭所有社交账号的评论功能,赵先生表示:“接下来会陪孩子好好规划未来,不再回应网络争议。”这场由一条短视频引发的舆论风波,或许正是当下网络生态中,个体生活与公共议题交织碰撞的一个缩影。
来源:新黄河
声明:天气网尊重版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近日,湖北襄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了一位特殊的患者,他有一项特异功能,可以把梦境真实地演出来,比如打人、踢腿、跳起、说话甚至游泳,可刘大叔醒来后却浑然不知。
近日,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周晓花诊室接诊了一位绝经十年的患者刘女士(化名)。她突然出现阴道流血,持续近一个月仍未停止。一开始她甚至猜想,是不是身体出现了奇迹般的“回春”?
近日,重庆酉阳警方在广东省四会市一家网咖带走了一名长发女子。该女子曾是这家网咖的当红主播,更是一起精心设计的诈骗案重要嫌疑人。与此同时,她的嫌疑人同伙——受害人的亲表侄冉某也在重庆落网。
9月12日晚,甘肃兰州街头,一位老人步履蹒跚,缓慢地横过马路,一位路过的红衣女子下车好心上前搀扶,结果被老人甩手一巴掌打飞眼镜。9月13日晚,一位目击者向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反映,为好心女子鸣不平。
近段时间,各大短视频平台不断推送着类似内容——视频里,主讲人情绪饱满,极力渲染退休后投身短剧拍摄的种种“好处”。在短剧热的当下,这类消息不断撩拨着有时间、有梦想的银发族。
河南周口一六旬大爷8天时间内花光银行卡里的6万多元,只剩33元,全部打赏刷给女主播!大爷怒扇自己耳光,称对不起两个女儿。李大爷如今十分后悔,可这打赏的钱能要回吗?
9月8日,河南洛阳的李先生胃癌晚期意外发现10岁女儿不是亲生,并表示离婚后孩子都是他在照顾,现在身体不行了,希望前妻来接管孩子,让孩子有个家。
近日,云南小伙阿华在网上分享自己骑鸵鸟的视频引起广大网友关注,视频中阿华口吹哨子骑在鸵鸟背上,并配文表示“云南十九怪,鸵鸟提速快。”视频中的鸵鸟身体为黑色,头部与腿部为白色,跑得飞快。
近日,一名货车司机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短视频,称自己驾车途经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时车辆备胎被盗,该事件迅速引发广泛关注。司机还称,整个事件是个误会,跟河南无冤无仇,没有必要去黑河南。
9月9日上午,澎湃新闻记者从参加庭审的人士处获悉,四川“女子两年被家暴16次”案二审维持原判,前夫贺某阳的上诉被二审法院驳回。此前的2024年12月27日,武侯区法院一审以虐待罪判贺某阳有期徒刑1年6个月。